跳至內容的開始

簡介

新收費錶

為配合政府推動「智慧出行」,運輸署已於2022年1月將路旁停車收費錶(俗稱咪錶)更換為新停車收費錶。截至2024年年底,全港共設有約11 000台停車收費錶。

停車收費錶有三個主要功能及特點,包括:

(一) 支援多種付費方式繳付泊車費,包括八達通、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及銀聯閃付的非接觸式信用卡、轉數快、支付寶香港、微信支付及銀聯QR;
(二) 支援使用流動應用程式「入錶易」在現場及遙距繳付泊車費;以及
(三) 配備感應器以偵測停車位是否已被佔用,提供實時資訊協助駕駛者尋找空置泊車位,以減少車輛在道路上徘徊尋找泊位的時間及交通流量。
 

停車收費錶的感應器,以毫米波雷達技術偵測泊車位是否已被使用,而有關的實時資訊會經「入錶易」流動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手機版/網頁版及「資料一線通」網站發放,有助駕駛者尋找可用的泊車位。有關感應器只能偵測停車位是否被佔用,不會收集任何個人資料、車輛型號或車輛登記號碼。

 
停車收費錶的操作安排

駕駛者只須按照收費錶上的指示,選擇泊車位、泊車時間及付款方式,然後在收費錶上拍卡(包括八達通、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及銀聯閃付的非接觸式信用卡) ,或開啓相關的付費流動應用程式(包括轉數快、支付寶香港、微信支付及銀聯QR),並以手機掃瞄收費錶所展示的動態二維碼,便可繳付泊車費。

收費錶 相關的付費流動應用程式

 
「入錶易」的操作安排

入錶易

 
以「入錶易」遙距續購泊車時間 :

  • 駕駛者使用「入錶易」以外的其他支付工具在收費錶現場繳付泊車費後,如欲稍後遙距續購泊車時間,必須再次按下收費錶的二維碼按鈕,並開啟「入錶易」以動態二維碼為手機和收費錶進行配對,以連結駕駛人士的繳費帳戶和相關收費錶,才可以進行遙距繳費。
  • 如使用「入錶易」直接在現場為收費錶繳費,系統會自動將手機和收費錶進行連結,以便稍後遙距繳費,更加方便快捷。
  • 在第一次以「入錶易」進行繳費時,系統會要求駕駛者輸入繳費工具的資料,若所選繳費工具為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系統會儲存有關資料,駕駛者之後可使用同一支付工具繳費,毋須再次輸入相關資料。另外, 若駕駛者選擇以流動支付工具繳費(例如支付寶香港、微信支付或八達通),「入錶易」亦會自動開啟駕駛者手機內相關支付工具的流動應用程式,讓駕駛者在相關支付工具的介面進行繳費。
  • 為免駕駛者不斷透過手機遙距購買額外的泊車時間以長期佔用泊車位,「入錶易」會限制每一次配對連結的有效時限,配對連結會在相關收費錶的有效泊車時間完結時失效。
  • 駕駛者最多只可購買有關停車收費錶合共兩段「每次交易的最長泊車時間」(包括起初繳付的泊車費)。現時,按個別停車收費錶附近的交通情況和泊車需求,停車收費錶「每次交易的最長泊車時間」分別定為30分鐘、1小時或2小時。

「入錶易」已支援iOS、Android及華為的流動裝置,並已在相關流動應用程式商店供市民免費下載使用。市民可掃瞄以下的二維碼下載「入錶易」。

 
教學短片

停車收費錶及「入錶易」的具體操作,請參閱以下教學短片:

影片編號 影片簡介 連結
短片一 以「入錶易」透過二維碼現場繳費,並進行遙距繳費的連結 短片 YouTube
聲音版
文字版
短片二 以付款卡繳費(包括八達通、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及銀聯閃付的非接觸式信用卡)及以「入錶易」進行遙距繳費連結 短片 YouTube
聲音版
文字版
短片三 以付費流動應用程式(包括轉數快、支付寶香港、微信支付及銀聯QR) 掃瞄二維碼繳費及以「入錶易」進行遙距繳費的連結 短片 YouTube
聲音版
文字版
短片四 以「入錶易」遙距延續泊車時間 短片 YouTube
聲音版
文字版
短片五 「入錶易」[推送通知]功能 短片 YouTube
聲音版
文字版

 
停車收費錶的外觀、主要功能及特點,請參閱相關海報(連結)或傳單(連結)。


查詢

運輸署委聘的管理營辦商已開設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號碼:2332 3700),為駕駛者解答操作收費錶的查詢。該服務熱線會顯示在收費錶上及路旁泊車位的交通標誌上。如駕駛者遇上被多收泊車費用的情況,可前往營辦商開設的網站(https://hkemeter.hkt.com)下載退款表格申請退款。

使用停車收費錶的實用小貼士